视说四川
2013年11月07日 09:21
地理 四川,地处中国西南腹地,长江上游。其西部是青藏高原,东部为四川盆地,数亿年的地质运动,沧桑巨变,造就了瑰丽险峻的巴蜀风光。四川,正位于中国民族东西交融、南北过渡的走廊,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,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,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,哺育出博大奇绝的巴蜀文化。四川现有国土面积48.5万平方公里,人口8750多万截止2012年末,全省常住人口8076.2万人。辖21个市(州)、181个县(市、区)。 四川的地势,大致沿东经130°子午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:东边是著名的四川盆地,地势低陷,丘陵山壑散布其间;西边则是高原、山脉的世界,地势高亢,天高云淡,崇峰深峡,层层叠叠,雪山、冰川、高原、沼泽、草原…… 多种多样的地势,在这里应有尽有,呈现出"西高东低"的地势大观。这样的地势地貌条件,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,使四川开展旅游的空间环境十分优越。 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,是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,海拔4000へ4900米,由北向南倾斜,大体上分为两部分:川西北高原与川西南山地。漫长的地质演变,凝练出九寨沟、黄龙、海螺沟等举世无双的自然美景;社会历史沧桑,造就了神秘古朴的藏、羌、彝风情。东部为四川盆地,是著名的中国四大盆地中最富饶多姿的一个。其轮廓像菱形,因为地表面沉积层以紫红色的砂岩、页岩为主,通常也称为"红色盆地"。盆地西部,是"沃野千里,土壤膏腴"的成都平原,习惯上亦称"川西平原",俗称"川西坝子",是我国西南最大的平原。平原地势平缓,河渠纵横,土地肥沃,利于发展自流灌溉,垦殖历史悠久,素有"天府"之称,是中国重要的粮油基地和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区。盆地外围,北靠大巴山、米仓山,西接邛崃山、龙门山,南有大娄山、大凉山,东缘巫山。盆周山地犹如一个巨大的怀抱,宽阔而温柔地环抱盆地,境内的河流大都从这些山地中流出汇入长江。因为大巴山、巫山、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,以山地、丘陵为主;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国地域,四川的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流入长江,故历史上习惯于把四川的山水简称"巴山蜀水"。 气候 四川盆地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,具有冬暖、春旱、夏热、秋雨的特点。1月平均温度5へ8℃,7月平均温度25へ29℃,年均温15へ19℃,无霜期280へ300天。与中国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,1月平均温度一般都高出3℃以上,极端最低温度一般高出10℃以上,造成盆地湿气重、雾多、日照少的气候特色。成都一年中阴雨天多达250天へ300天,形成了阴雨多、阳光少的气候特点。 川西北高原,就纬度而言,应属亚热带,但由于地势高亢,却是典型的高原气候--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,春秋相连;降水量少而集中;昼夜温差大,日照强,阳光充足。其年日照达2500小时,同盆地形成鲜明的对比。甘孜是四川境内日照最多的地方,有"小太阳城"之称。石渠年平均气温-1.6℃,1月平均温-12.5℃,极端最低气温-35.0℃,被称为四川的"寒极"。 川西南山地有完整的垂直气候分带。如从大渡河畔至贡嘎山顶峰6500米高差的范围内,就生长着亚热带、暖温带、温带、寒温带、亚寒带、寒带的各种代表植物。冰冻带标志的冰川,海拔仅2800米,据说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海拔最低的冰川。金沙江河谷具有南亚热带的气候特征,同云南西双版纳的气候相近似。干、湿季的变换极为明显,5へ9月为雨季,10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。日照充足,冬季温暖,是避寒的天堂。 河流 四川河流众多,源远流长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19条,近1400条,号称“千河之省”。其中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5条,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。除西北的白河、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,其余均属长江水系。四川主要河流水系金沙江、岷江、嘉陵江、沱江、涪江等河流长度皆超过500公里,各河流皆由边缘山地汇集到盆地底部,并注入浩浩长江之中。长江滚滚的江水向东一泻千里,冲破层峦叠嶂,与大海相通相汇。 四川的天然湖泊有近千个,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山地地区,如九寨沟著名的仙女池、镜海,黄龙的"人间仙境"等。但这些湖的面积都不大,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。较大的湖泊有泸沽湖、邛海、马湖和叠溪海子。四川各地的人造湖泊水库,大大小小加起来有近万座,不少水库已开发成旅游点,较著名的如石象湖,已成为以亲水为主题的生态主题公园。此外,在四川农村有许多繁星似的池塘,它们星星散散地镶嵌在碧绿的田畴里,在农家的池塘边垂钓、品茶、赏景,体会"农家乐"的消遣与自在,也是近年来流行的休闲方式。 民族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,素有"民族走廊"之称。自有史记载以来,有数十个民族先后在这里活动、生息、繁衍和相互融合。目前除汉族外,境内仍分布有彝、藏、土家、苗、羌、回、蒙古、傈傈、满、纳西、布依、白、傣、壮等14个少数民族,共有人口300多万。约占全省人口3.7%左右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在西部高原山地和南部边缘山地,其中以彝族、藏族、羌族等最具有代表性。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,有55个少数民族,490.8万人。彝族、藏族、羌族、苗族、回族、蒙古族、土家族、傈僳族、满族、纳西族、布依族、白族、壮族、傣族为省内世居少数民族。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、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。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、甘孜藏族自治州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、马边彝族自治县、峨边彝族自治县、北川羌族自治县。 大熊猫故乡 大熊猫是中国特产的野生动物,主要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、四川盆地西缘一带的高山峡谷中 全国约有1000余只大熊猫,大部分生活在四川,因此四川素有"熊猫故乡"之称。 西方世界对大熊猫的认识开始于四川宝兴。 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保护机构--中国(卧龙)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四川。 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机构--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(成都熊猫生态公园)在四川。 中国一共有32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,其中有25个在四川。 在全世界,四川的动物公民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大熊猫。大熊猫更凝聚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与厚爱。今天当你来到四川,你就走进了熊猫乐园,走进了生物天堂,可以与国宝大熊猫零距离接触。 在成都,有大熊猫繁育基地(熊猫生态公园)与动物园大熊猫馆迎候你的光临。 从成都西行,可到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茫茫林海中去追寻大熊猫的踪影。 沿成绵高速向北行,在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可感受熊猫的家园的清新与宁静。 往南,有蜂桶寨、大风顶等数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给大熊猫提供无微不至的庇护。 四川,是大熊猫真正的家园。 无限风光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,地貌类型多样,地理环境独特。其西部是高原山地,东部为四川盆地,两者之间还有一个独具特色的过渡地带。这是由于数亿年以来地质运动、沧桑巨变的结果。"蜀国多仙山,峨眉邈难匹",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登峨眉山时留下了这样的名句。它也是对以峨眉山为代表的四川名山的雄伟磅礴、秀丽多姿、幽深奇特的赞颂。 四川各大名山由于自然地质运动和地理条件影响形成了各异的特点。如位于川西的"蜀山之王"贡嘎山,在30公里内高差达6000余米,形成9个自然景观垂直带谱,山上冰川发育,形成罕见的晶莹剔透的固体水景观。峨眉山因断裂活动强烈而形成重重山岳,奇峰突起,绝壁千丈,又因高差悬殊的立体气候条件形成了云海、佛光等千万景象。青城山山峦起伏,奇秀异常,翠柏参天,以"幽雅"著称。兴文石海洞乡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,石灰岩经地下水溶解而形成千奇古怪的地下宫殿,出露在地表的石灰岩山峰受亿万年雨水的溶蚀,形成了兴文石林等名胜奇景。
【来源:人民网】
|
|